2007年11月29日星期四

普及化是好還是壞...

通常一樣野,先起於小眾,然後有人推廣,最後變得普及

在小眾的階段,參與的人少,認識這件事的人不多

而參與的人因為資源和支持少,多數做得很不容易

但由於自己的喜愛,雖然付出不少,還是會做出很不錯的成績

成果真是得來不易,但還是很有成就感

後來愈來愈多人發現這件事有趣,於是發起推廣

打著的旗號通常是「令更多人注意,使事情得到大眾支持,提高水準」

結果是,的確事件變得普及了,有更多的資源支援

大眾可以更容易的接觸及參與這件事,成品也多起來

但是更多的成品有把事情的水準推高了嗎?倒也難說

我小時候學鋼琴、芭蕾等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一直學到大的話

總會是很厲害的,考到鋼琴8級的就很會彈了

今天的人有錢了很多,個個小孩都會彈琴,一街都是8級

但我也真的見過考了8級的人,sight reading幾乎不會

今天應該要考埋演奏級的才叫識彈琴了

又好似拍戲,政府也出多多錢來支持電影業

結果似乎只看到低票房的爛電影一部接一部

其他的例如當明星也是,幾十年前不是那麼易就可以當的

要真的唱得,因為當年的機器不先進,不是「走音就執啦」的

你看林子祥、杜麗莎、葉倩文、梅豔芳 (再早的我唔識了)

唱得不好會被人說,記得當年黎天王在東華唱歌走音被人說了多久嗎?

今天的姐姐仔哥哥仔,唱Live走音好似是必然的

沒走音反而會被人說好久呢

「嘩佢真係好唱得!側田唱歌好好聽!Live都唔走音架」

幾十年前的明星真的好靚仔靚女,或者說真的有明星的味道

你看今天還可以見到的例如謝賢、陳寶珠、狄娜,那樣才像明星

今天的泳兒、鍾舒漫、王友良、V...看得人心驚膽顫

就算今天的I Love You Boyz,都同以前的軟硬有段距離

以前的Essential,變成了今天的Bonus

所以唱得跳得如Eason,是Bonus,靚仔如Edison,又是Bonus

入娛樂圈的門檻低了容易了,你隔離屋的妹妹也是Model

結果明星多了搵錢卻少了難了、連港姐也醜樣了

以前的港姐個個嫁入豪門事業有成,今日的,都好勁

勁到以「歷界最醜」登上日本報紙

普及化也真不知是好是壞,或者我眼光狹窄,成品太多卻只看不好的

還是其實這現象只是發生在香港?

沒有留言: